回到民国当大帅
超小超大

第202章土地改革三

  “老豆,这个事情你得听我这个做儿子的,这田就交给工作队,人家不也给您土地债券了吗?要是你还想继续办农场,还可以打报告申请,土地还十五年不要租金,这种好事那里找去?”在广西玉林,身穿少校军服的潘玉成真在劝说自己的父亲,玉林最大的地主潘富贵接收政府债券换土地的建议。

  潘富贵今年五十来岁,这潘家的家业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九代了,身为族长的他现在烦着呢?老规矩,心烦的时候点一袋水烟,慢慢抽。

  潘玉成今年二十一岁,他是潘富贵的三个儿子里面最小的一个,不过在老潘看来也是最出息的一个,起码敢离家出走外出投军,比那二个窝在家里等自己死了好分家的大的强。因为营养好的缘故,潘玉成虽然个子直逼一米八,但是广西人最明显的特征瘦黑在他身上却也一个都不少,为此他当年在军校的时候还得了一个竹竿的外号。

  潘玉成当年逃出去读的是广西陆军小学堂,结果后来跟着赵恒惕参加了广西援鄂军,再然后到了南京当了一个多月的乞丐,最后莫名其妙的成了猛虎旅的一员。

  由于体质问题,最后一期教导队潘玉成未能入选,这也是他为什么至今还是个少校的原因。后来湘西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开学,潘玉成被送进去参加了速成班。不过潘玉成有个特点,就是作战的时候任务执行的很灵活,决不退缩但也不会蛮干。后来他被编入了李宗仁的第七旅,在常德阻击战的时候,他带领的连队伤亡最少,战果最大,这引起了李宗仁的注意。广西之战,身为张旭光团副营长的他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十分勇敢的带着一个连的人马向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桂军发起了反冲锋,当场打垮了莫荣新的亲卫营。最终动摇了桂军的战斗意志,导致了桂军的总撤退。

  战后潘玉成被晋升为营长,跨入校官的行列,目前在701步兵团担任二营营长。而且因为之前的表现,对潘玉成十分欣赏且已经调任第一师参谋长兼101团团长的老团长张旭光上校亲自跟701团的刘震寰团长打了招呼,潘玉成被内定为7月份就要开学的青年军陆军大学第一期中级班的学员,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前几天,负责在玉林地区进行土地改革工作的国社党农村工作队找到了潘玉成,提及了玉林土改的问题,准确的说就是潘玉成他爹潘富贵的问题。

  和广西其他地方不一样,玉林的民风十分彪悍,但是潘富贵依靠潘氏家族的力量,牢牢的控制了玉林差不多一半的土地,这就比较惊人了。但这也意味着玉林地区的土改工作难度就此加大了,如果能做通潘富贵的工作,那么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功亏一篑。

  工作队队长孙乾坤这半个月几乎天天到潘家来报道,潘富贵被烦到几乎让下人把这个厚脸皮的队长赶出去,可一看跟在孙乾坤后面的安保部队的军官,潘富贵也只能是闭门不见了。在潘富贵看来,能打败陆老帅的军队,自己这个土豪是惹不起的。

  孙乾坤是第一批参加国社党的党员,今年二十七岁,之前是一个小学教员,一直希望在政治上取得进步。这次土改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孙乾坤依然第一个报名参加。对于这样的积极分子,组织部门自然是要鼓励,立刻委任他为整个玉林地区工作大队的大队长,和玉林县政府以及巡阅使府政务署的特派员一起负责统筹整个玉林县的土地改革。

  找潘玉成回来做工作的主意就是我们这位孙大队长苦思冥想好几天之后的结果,现在看来似乎有点效果,他现在就坐在屋里看着潘家父子斗法了。

  潘富贵猛吸了几口水烟,他没有接儿子的话,而是一眼看向文质彬彬的孙乾坤道:“孙大队长,咱们这半个月下来也算是老熟人了,我是真佩服你啊,为了说动我这个老头子,连我家老三都让你给叫回来了。不过佩服归佩服,有一件事我就不明白了,你们为什么要把我手里的地收走,而且就靠这么一堆不能吃不能用的土地债券。此外还要我允许族人离开家族进城务工,这跟直接拆散我们潘家,毁我们的祠堂有什么区别?没了这些男丁,我们潘家早晚都会是别人眼中的肥肉,您说是不是?”

  “老豆!”还没等孙乾坤回答,潘玉成就抱怨的喊了一声父亲。

  潘富贵抬手示意潘玉成别说话,他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孙乾坤。

  孙乾坤心里早有计较,他呵呵一笑,看着潘富贵轻声道:“潘老先生,我想你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存在很大的误会。首先我要告诉您,这个时代变了,已经不是大清那会了。现在是民国了,强调的是法治,维护的是公平。我们搞土地改革的目地,不是要打土豪分田地,而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土地改革,把原本靠天吃饭,风险大利润薄的农业变成一种规模化,产业化的新产业。就是我之前跟您提过的农场,至于土地债券,也不是不能看不能吃,您可以用这个入股政府即将开办的工厂,成为其中的股东,享受分红。而这也是土地改革的第二个目地,我们大帅早就考虑清楚了,一旦搞农场化,大批剩余的壮劳力就不用种田了,而是进入城市和工厂工作,成为城市人口的一部分。还有你说的壮丁离开会危及宗族安全的问题,以后有什么纠纷都不会允许私斗了,全部都是法院管辖和裁决,您要那么多能打架的男丁做什么?而且就算他们进了城,他们还是潘家的人,他们的祖宗也还在这个地方不是?我们土改也没几乎啊要拆散您的家族,毁掉您的祠堂。。。”

  “你不要满嘴蹦新名词,我听不懂”潘富贵有点急了“我就知道一点,地要是没了,我潘富贵一家子吃什么喝什么?难道去喝西北风啊?”

  孙乾坤依然不急不躁道:“潘先生,第一,我们不是没收土地,而是征购;二是征购对象有权按照政务署划定的标准免费承包土地十五年,期满按照市价优先转让给承包人。您这征购的土地债券还要转换成广西开发总公司的股票,每年的分红绝对不比您这收地租来得少。”

  潘玉成也急了:“老豆,外边的世界真的不一样了,现在人家的机器一转,咱们家的土地产出拍马也追不上。您不看别的,就看看您儿子我,穿着笔挺的制服,每月拿着上千的薪俸,您知道吗?在安江,最普通的士兵和工人月薪都是八十华元。你这一亩地收租能收多少,我看连四十都不到吧。咱们完全可以自己办工厂,那收益绝对不比土地来得少,大哥二哥也可以就此谋个营生,不比在家天天打麻将强啊?”

  “老三,得意啊,当官了回家来教训老豆和哥哥们了”听着声音,潘玉成的二哥潘玉安和大哥潘玉年走了进来。

  大哥潘玉年是个闷葫芦,一般不出声的,而且喜欢随大流。刚才出声的是二哥潘玉安,潘玉成和他从小就不对付,二人虽然是亲兄弟,却不是一个妈妈。潘玉成是潘富贵的小妾生的,而老大和老二是正房生的,年纪也差了七八岁。从小就被二哥欺负,所以虽未兄弟,却关系不睦。所以他冷冷的看着潘玉安,根本不接这话。

  潘玉安顿时落了个没脸,面色铁青的他对着潘富贵道:“老豆,千万别答应他们,我看老三是穿上了狗皮,忘记了潘家的祖宗,不然他怎么会干这吃里扒外的事情?”

  潘玉成一听这话,立刻火气上涌:“潘玉安,亏你还做哥哥的。你胡说什么呢?你说我吃里扒外,好啊,那你到是拿个主意,看看这个土改当前,咱们潘家怎么办?”

  潘玉安仰着脑袋道:“没怎么办?这玉林的天是我们潘家的,地也是我们潘家的,什么狗屁王大帅,国社党的,到了玉林,是龙他得给我潘二爷卧着,是虎他得给我潘二爷盘着。这个土改,我们潘家不改,我看他们什么狗屁的工作队能把二爷我怎么的,来人啊,抄家伙,把这姓孙的给我赶出来,还有这个穿狗皮的,吃里扒外的家伙,从现在起他不是我们潘家的人了,就是一个野种,一并赶出去了事。”

  孙乾坤冷冷的看着这一幕,潘玉安的出现让整个局势急转直下,而潘富贵这个当家却一直在抽水烟,对于潘玉安的骄横不置一词,大有默许的意思。

  而这边潘玉成已经暴怒了,随着潘玉安的一声喊,正厅呼啦啦一下子冲进了十几个拿大木棍的家丁,立时就要拿人往外赶。

  潘玉成哗的一下拔出了自己专配的驳壳枪往桌子上一拍,怒喝道:“我看你们TM谁敢,你们谁要敢动孙先生一下,就怪我潘老三翻脸不认人,老子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也有几回了,我今天还怕你们不成。有哪个不怕死的,尽管动手,就怕我潘老三认得他,我这枪它认不得!”

回到民国当大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日之战将传奇 连载中
抗日之战将传奇
尘土nn
简介: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川军“死”字旗他是让日寇胆颤心惊的魔鬼,也是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他是让外国人头疼的无赖,也是深受国民爱戴的英雄。民族生死存亡之时,他高举抗日大旗,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者QQ:1831985199微信公众号:尘土nn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443.3万字6年前
直播见大佬 连载中
直播见大佬
蓝莎莎
简介:何即白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偶然间想起当年那些人的嘲讽:学霸成绩好又有什么用,游戏里我虐死他!记仇的何即白微笑,回去就下了游戏开干,却因为太厉害且不合群被系统挑中,强买强卖的签了三无合同:无底薪,无提成,无条件加班。系统9958表示:咱是个正经栏目,肩负重大使命,嗯,所以,人气少【以及,玛德!不压榨宿主它根本没奔头!】何即白挺欣赏系统的黑客技术的,正巧无聊,换个游戏也无妨,结果一点没防备地给丢到战场···由此,他渐渐了解了系统的坑爹之处
12.9万字6年前
笑倭奴痴妄 连载中
笑倭奴痴妄
墨茗棋喵
简介:家国情仇。儿女私情。且看承轩怡汐二人如何抉择。
4.9万字5年前
重生三国之大一统 连载中
重生三国之大一统
剑尊者
简介:浪花淘尽英雄,时真的不耐蜀吗?少年习绝强武功,拜诸葛亮为师,御蜀国个个好汉誓要一统天下,投鞭淝河,曰:淝河,朕可过否?
1.5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
浪迹天涯 连载中
浪迹天涯
闲云孤鹤
他;有幸又即不幸,成为一名历史过客,回到千年之前。路漫漫其修远兮,为找寻回家之路,他将沿着历史轨迹。历经宋,元,明,清,民国,慢慢回归现代社会。生存还是毁灭,前进还是停止,没有行为规范对他进行规劝,凭着人性一丝良知苦苦挣扎,孤寂生活在希望与痛苦,眼泪与欢笑,迷茫与清晰不断动摇流逝之中。深夜,仰望苍天,屈膝哭泣,向星辰乞求,我要回家,那里有我的家人,有我的恋人。一双充满幻想,沉浸在希望波涛之中的双眼,闪耀着无限憧憬光辉。他将追逐历史的方向,直至生命的尽头……
17.1万字5年前